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短工化”现象催生“新工荒”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8日

    一轮从沿海到内地席卷全国的“新工荒”正在我省不断蔓延。在全省许多县市,为工业园区招工成为当前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然而,尽管各地政府耗费了大量财力、物力招工,“新工荒”依然成为我省诸多工业园区企业发展的瓶颈。

  到底是招不到工人还是留不住工人?元宵前后,记者深入丰城最大的用工企业富士康集团所属的新海洋精密组件(江西)有限公司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习惯频频跳槽,“短工化”现象严重进一步催生了“新工荒”。“新工荒”不是招不到人,而是留不住人。

  需员工上万名 只有不到3000名

  新海洋公司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今年需要员工上万名,但至2月5日,企业仍然只有2900多名员工。为帮助企业招工,丰城市市长金三元也到新海洋现场办公,要求将企业招工作为乡镇(街道)常态化工作职责,切实为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

  “从年前到春节再到元宵,为工业园企业特别是为新海洋公司招工一直是我的头等大事,忙得连年都没法过好。”丰城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副局长付锋说,丰城为此召开了多场招聘会、通过手机短信向全市百万群众发布用工信息、深入周边县市宣传招聘,还组成5个招工工作组,每逢乡镇赶集日便“摆摊设点”,现场招募。

  政府下力气招工,产生了一定效果,春节期间新海洋在岗人数增加了上千人,但离企业上万人的目标还有极大缺口。更让付锋头疼的是,这新增的千余人,能有多少人留在新海洋长久干下去还是个未知数。付锋的担忧不无道理,他告诉记者一组数据:从新海洋2010年8月落户丰城来,截至1月20日,丰城市为新海洋累计招工参加面试人员达24208人,上岗就业10169人,真正能留下来耐心干一年半载的却少之又少。

  收入不低但太累 员工频跳槽

  据分析,造成“新工荒”一个根本原因的便是新生代农民工频频跳槽。有的干了一两个月就走人,更有人干了一两个星期就撤了,政府和企业又得耗费大量人力、财力重新招聘。许多专职招聘人员大呼,这样的招工成本太高了。

  企业缘何招得进工人,却留不住工人?新海洋公司有关人员对此不解,春节后,员工平均工资又增加了300多元,人均达到2300元左右,明显高于当地企业员工平均薪水,与沿海城市薪水待遇相比也不差。但是这样的“高待遇”,为何依然难以留住工人?

  周津津,一名90后新生代农民工。2011年,她一年往返于广东、南昌、丰城三地,换了5份工作,在新海洋公司也仅仅做了不足两个月。周津津说,在新海洋工作太累了,压力大,还不如换个轻松点的工作。在这名女孩看来,赚钱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要自己做得顺心。反正自己年轻,现在工作也好找,跳一次槽还增加一次阅历。

  和周津津一样,记者采访发现,很多新生代农民工都不愿在一个厂子里呆太长时间,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高流动性”在新生代农民工求职中表现非常明显。

  招人不易 留人更要花心思

  针对新海洋难留住农民工这一现象,付锋分析,新海洋要求招聘16至35岁年龄段劳动力,而这阶段劳动力特别抢手,特别是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习惯打短工,而且这些人吃苦耐劳的品质与上一辈农民工相比,有天壤之别。新海洋公司企业管理也相当严,实行准军事化模式,从员工起居、日常生活到生产线都是精细化管理,甚至近乎苛刻,部分管理人员方法还过于生硬、粗暴,这让许多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受不了。而且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的后勤保障也要求更高。因此,尽管政府为企业招得进人,企业却难留住人。

  在省社科院研究员马雪松看来,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性高,一个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没有归属感。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民工无法真正扎根城市,许多企业也没有为农民工缴纳养老、工伤、医疗等保险,加剧了农民工频繁跳槽,从而进一步催生“新工荒”。

  新海洋公司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杨光辉告诉记者,为留住新生代农民工,企业正在不断出台新措施,除加薪水外,还专门成立员工关系部,多与员工互动、谈心,并不断推出各种文体活动,希望改变单调枯燥的生活。

  一些农民工问题专家指出,政府与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为企业包揽招工,不如创新制度,通过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在户籍、廉租房、公租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留下来的务工人员“市民待遇”,让新生代农民工能真正在务工的城市安家,或许能从根本上留住新生代农民工。

  本报记者李晚成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李晚成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