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张惠婷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6日
淘出超千亿元“真金”
——记磁选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熊大和
30年前,眼见许多宝贵矿石随着泥沙白白流失,熊大和决心在科技天地中“淘金”,改写选矿回收率偏低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如今,由他首创的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在全世界上演着“点石成金”的魔术,累计创造出超千亿元的效益。2月5日,回忆起那段艰苦又甜蜜的“淘金”岁月,熊大和放飞思绪,向记者娓娓道来。
熊大和大学就读于江西冶金学院,即江西理工大学前身。大学四年级起,他开始了脉动高梯度磁选理论的研究,通过多次试验,证明这是一种高效的选矿方法,能精选资源,避免浪费,但因为当时没有相应的工业设备,而难以推广应用。
如何将理论和实验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熊大和苦苦思索。其实,高梯度磁选机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由外国专家提出了可行性设计的理论,但研制了20多年尚未成功。怀着中国新一代科技人员的雄心壮志,熊大和向造出世界上第一台高梯度磁选机发起冲刺。
当时,熊大和正在中南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不分昼夜地泡在图书馆、资料室,收集国内外最新信息,伏案画草图,反复调整思路,制定最佳设计方案。1987年,在博士毕业的前一年,他拿出了第一台样机,在安徽马鞍山矿山公司进行试验。其间,出现了一些设计与制造方面的问题,熊大和天天守候在磁选机旁,不断进行选矿实验和技术改进,直到样机的各项功能全部达到了设计的目标,他才展开了舒心的微笑。
熊大和研制的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具有精矿品位高和回收率高的双高优点,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技术最先进的强磁选设备。如今,它在我国几十家大中型钢铁企业所属矿山及一大批非金属矿山广泛使用,并出口南非、秘鲁等国家。原本要流失的上亿吨铁矿资源,得到有效的回收和开发,每年可创利100多亿元。
今天的熊大和,不但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还荣任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今年进入花甲之年的他说:“我只是做了一个科技工作者该做的事,祖国和人民却给了我那么多的荣誉。我将更努力地工作,为赣州的发展贡献一份力。”(记者张惠婷)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